当前位置: > 论文中心 > 教育论文 >

教育需要爱心,更需要细心和耐心

时间:2014-06-05 11:53 点击:
摘要:教育需要爱心,但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尴尬,甚至有适得其反之感。本文认为,没有爱就没有教育,教育需要爱心,但教师的爱还需要细心和耐心的紧密结合。只有这样,我们的爱心才能发扬光大,才能真正成为让学生喜欢的老师。 关键词:爱心

  摘要:教育需要爱心,但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尴尬,甚至有适得其反之感。本文认为,没有爱就没有教育,教育需要爱心,但教师的爱还需要细心和耐心的紧密结合。只有这样,我们的爱心才能发扬光大,才能真正成为让学生喜欢的老师。

  关键词:爱心 细心 耐心

  《爱的教育》的翻译者——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过:“教育之没有情感,没有爱,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,没有水,就不能称其为池塘,没有爱就没有教育。”

  可见爱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。因此初为人师时,我便立志做一个爱学生的老师,让学生喜欢的老师。但我第一次这样做时,却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意外,通过这件小事,我深深地认为,教育不仅需要爱心,还需要教师的细心和耐心。

 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第一年当班主任时,我所任教的初一年级三班有一个女孩叫黑晓燕。我特别喜欢她,她在第二学习小组当组长。她所在的学习小组在讨论问题时总能讨论得特别热烈,尤其有一次在地理探究课上,那时,我们还没学完初一地理“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”一节的内容,她在她的小组提出了这样一个她亲身经历的问题:暑假期间,她曾乘火车到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的亲戚家,记得从大兴安岭向西,从车窗向外望去,为什么大兴安岭上分布着茂密的森林,而继续向西,森林和草原相间分布,继续向西,出现了“天苍苍,野茫茫,风吹草低见牛羊”的茫茫大草原,再继续向西,草变得越来越小、越来越稀疏呢?尽管他们回答的还不够圆满,但令我感到震惊,小小年纪,初步学会了理论联系实际、学以致用,不简单呀。正因为她能带头发言,能督促其他成员,能及时组织提出更好的问题,因此,他们组回答问题最积极,答案与其他小组相比也最精彩。加之,她总是一脸灿烂的笑,声音又像银铃般悦耳,同时她也非常愿意接近老师,师生之间的交流非常自然。实在让我不能不喜欢她。但有一件事,我一直未敢随意开口。这就是,她这么一个要好的女孩子,脖子竟总是黑乎乎的。我几次想提醒她,几次都欲言又止,可是又总觉如梗在喉。

  后来,我想了个办法,买了一条小方巾并委婉地说:“冬天穿衣服多,洗脖子不方便,老师就用小毛巾洗,也送你一条。”晓燕听后,低下头,眼泪扑簌簌掉了下来。那显然不是感动之泪,而是伤痛之泪。这是我始料不及的,慌忙问:“怎么了,你怎么了?”她却抽泣不止。我更慌了神,象个犯了错的孩子。她见我如此紧张无措,抬头说:“没关系,老师我知道您关心我。我小学的班主任老师也提醒过我,她也很关心我。老师 ,我不是不洗脖子,而是有鱼鳞病。”

  原来如此!

  我连声说:“对不起,对不起!老师还以为你冬天穿衣服多不方便洗脖子。请原谅老师的自以为是。”

  既是如此,我想她一定为这病受了不少伤害,而我又把那伤疤重新揭开,我成了多么残酷的人!这让我的心愧疚难安。等她情绪慢慢平复后,我小心翼翼设法弥补过失。

  我问她;“你一定为此苦恼了很久吧?”

  她说,上幼儿园时,老师要小朋友自己洗脸、洗脖子、洗手、剪指甲。老师检查时,很多小朋友见她脖子黑,都叫她“铁脖子”。她曾哭着回家让妈妈帮她洗。妈妈流着泪说:好孩子,不是你洗得不干净,而是你的脖子有病。她问妈妈能治好吗,妈妈说能治好。(可至今还没治好)。后来不知老师跟小朋友说了什么,他们再不那样叫她了。

  上小学时又有男生叫她“铁脖子”,她就打他们,骂他们。

  现在都长大了,一些同学知道原因,一些同学不知道。不知道原因的,他们也只能在心里笑话,口上都不会说了。

  我一直以为她是个单纯快乐的女孩儿,不曾想她心里有这样隐藏的伤痛。

  我安慰她说,人一生都要经历一些这样那样的伤痛,但坚强的人会振作奋起;脆弱的人会自卑自怜,作茧自缚。英国前总统布朗青年时,一只眼睛受伤失明,后换了一只假眼。他也曾痛苦过,懊恼过。但后来在家人的鼓励下坚强起来。从政后,他的政敌拿这只假眼攻击他。他不仅不掩饰,不伤心,而且幽默地说,是上帝为我捂住了一只眼,让我的目光更集中。你因这点小疾病比别人多受磨练,但愿你被磨练得更坚强。

  况且你有清秀的面容,悦耳的声音。更重要的是你勤奋好学,有责任心,组织能力强,对同学有爱心。老师和同学都喜欢你。为着这些,你要心存感恩之心,活出更美丽的自己。

  她的脸色由凝重到缓和,最后恢复了往日的笑容。

  我的一颗愧疚忐忑的心,也稍安了些。

  暮寝而思之,教育者的爱心应该象医生做手术一样谨慎而又细心和耐心。不然,即使你自以为是一番好心,也会因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而伤害学生那敏感而脆弱的心,甚至会适得其反。譬如身体上有缺陷学生,譬如家庭不够幸福的学生,譬如父母离异的学生,贫困家庭的学生,条件优越而又娇生惯养的学生,甚至还有一些自暴自弃不思进取的学生......

  那么怎样让细心耐心与爱心在教育过程中紧密结合呢,我认为,教师应该像了解自己的孩子一样了解学生,这就要求我们,不仅要看学生现在的成绩,现在的表现,也必须了解他成长的历史,教师应细心的多与学生交流,多与学生家长交流,给他们以细心的关怀和温暖,动之以情,针对不同的学生,具体细致地分析,做到有的放矢,苏霍姆林斯基说过:“教育 ,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,深思熟虑地,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,在这里,谁有细心和耐心,谁就能获得成功。”是啊,许多教育前辈和成千上万的辛勤教育工作者他们已经做到了,他们是我们的楷模,我一定要使自己在拥有爱心的同时,更持之以恒地拥有细心和耐心,更好的呵护这些手心里的宝,使他们把爱心发扬光大,更好的回报社会,服务国家。

  参考文献:

  [1]由意大利作者艾得蒙多·德·亚米契斯《爱的教育》

  [2]苏霍姆林斯基 《给教师的建议》


   论文榜(www.zglwb.com),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、投稿辅导的网站。
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,寻求投稿辅导代理,快速投稿辅导,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:省级投稿辅导/国家级投稿辅导/核心期刊投稿辅导//职称投稿辅导。


栏目列表
联系方式
推荐内容
 
QQ在线咨询
投稿辅导热线:
189-6119-6312
微信号咨询:
18961196312